無障礙 – 第 10 頁 – 財團法人鄭豐喜文化教育基金會

特教生是高等教育的邊緣人

《蘋果日報》即時新聞區2019/02/12

論者表示,弱勢的肢體障礙生,如果無法解決上下學的交通問題,遑論什麼特教學生助理員制度的支持服務。示意圖,非本文所指對象,資料照片。

劉俊麟/台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理事長

我國高等教育入學管道不停地更動,但是有一群孩子仍然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邊緣人,就是特教學生,特別是肢體障礙學生。

多元入學早期常被抨擊為「多錢入學」,對弱勢生不利。為扭轉這個刻板印象,今年包括台、清、交、政、成大等多數頂尖大學,個人申請都特設弱勢生組別或優先錄取弱勢生,台大許多科系今年首度保障各優先錄取一名弱勢生若進入二階段甄試,未達錄取標準,系上可視情況優先錄取。

不論是經濟弱勢、特殊境遇、新住民子女,著重是否具有利他、關懷的人格特質及學習潛力的學生,或是原住民、離島生……..甚至港澳生,都有外加名額,但是我國的特教學生截至目前卻沒有在全國性普通考試有任何外加名額,或是優先錄取的鼓勵措施,教育部不管,各大學也不管,這一群特教學生就是高等教育的邊緣人。

大學學測制度設計好不好,留待其他關心高等教育的人討論,但是眾所周知大學學測分兩階段,第一階段就算通過了,還有第二階段要面對,身心障礙學生是否可以順利通過第二階段的考驗?非常值得探討。

沒有人會承認對於特教學生有歧視,但是就連特教學生升大學的甄試,都沒有肢體障礙組,美其名是將肢體障礙學生列入其他組,事實上是沒有人願意面對肢體障礙生的選校困難問題。

許多縣市的無障礙交通狀況不理想,弱勢的肢體障礙生,如果無法解決上下學的交通問題,遑論什麼特教學生助理員制度的支持服務,沒有交通工具根本就是放棄求學,甚至從高中職開始就有這樣的狀況發生。

如果家裡正巧在某國立大學附近,卻因為學測制度無法保障優先錄取,而特教學生升大學甄試又沒開缺給「其他類組」的學生,大家能夠保證面對坐著輪椅的孩子,大學端的教授不會因為懷疑自己的系所沒有能力協助而拒絕了這些外顯行動不便的特教學生嗎?

「保障弱勢生、保障弱勢生」,講了那麼多年,從教育部到頂大,截至目前就是不願意協助、面對這一群真正弱勢的孩子們進入高等教育,沒有機會,他們是要如何展現自己的可能呢?如果說許多肢體障礙學生的智能和學習是沒有問題的,我完全認同,但是機會均等對他們來說是個空中樓閣。補習班沒有無障礙,教材沒有電子檔,重度障礙學生如果沒有帶著外勞無法住校就學,就算是離家最近的大學,也沒有任何的優先入學名額保障,復康巴士沒有辦法保證可以接送上下學,當然弱勢生的身分也沒有這一群一直被忽略的特教學生。

新聞連結:特教生是高等教育的邊緣人

張麗善讓行動不便者過好年 貼心啟動輪椅免費檢修

聯合報 記者蔡維斌╱即時報導

為讓行動不便的人,在過年期間使用輔具更安全,雲林縣長張麗善今天啟動縣內輔具巡迴檢修列車,即日起至2月1日斗六站、北港站及土庫、口湖等6處輔具服務據點,提供6大系統、15項免費檢修,以能安心過好年。

除斗六、北港輔具中心,另設在古坑、土庫、口湖、台西、西螺與北港的6處輔具服務據點,將由專業工程師提供手動輪椅、電動輪椅、拐杖、電動代步車、足部支架、助行器等輔具的免費檢測及保養。

雲林縣長張麗善說,縣內身心障礙者近5萬人,65歲以上老人也逾12萬人,輔具是重建生活的重要工具,縣府率先成立輔具中心,整合社會、衛生、教育及長照等設立單一服務窗口,更成立全國第一家輔具銀行提供免費借用,今年為讓行動不便者安心過好年,更進一步展開輔具總體檢,提供完善的檢修及保養,歡迎善加利用。

社會處長林文志也指出,免費檢修及保養外,也提供免費輔具專業諮詢、評估、配置、租借、回收、輔具使用訓練等,讓需求者獲得個別化服務,甚至也能提供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設計,以提升生活品質。有需要者可洽詢輔具資源中心專線(05)5339620或(05)7827620北港站。

新聞連結:張麗善讓行動不便者過好年 貼心啟動輪椅免費檢修

身障者搭公車遭辱「不要常出門」 障權會:應尊重各族群

蘋果日報網站 出版時間:2019/01/14 14:44

日前導演范可欽因坐輪椅搭公車受傷,引發外界對輪椅族搭公車的重視。資料照

日前台中一名許姓女身心障礙者搭乘公車,遭受司機冷言相譏,氣的投訴媒體。台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對此感到憤怒,不論是否為身心障礙者,使用大眾交通工具本就是最基本的國民「行」的權益,「為何因為坐輪椅就必須受到該名司機的言語羞辱,這叫障礙者情何以堪!」

許女說,當時她搭乘公車,雖司機有幫忙擺放鐵板,卻告知她「身心障礙者就不要常出門!」許女覺得受辱,也相當難過憤而向媒體投訴,障權會常務理事許家榮指出,台灣已逐漸進入高齡化社會,無障礙環境不是只有特定族群才會有需求,政府也逐漸重視因高齡化社會時代來臨所要解決的問題,不論是制度面或是軟硬體設施都需要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臨有所改變與調整。

許家榮表示,人民對身障者的想法與觀念需要再教育,即便環境與制度有所改善,若人民的想法還是停留在過去,認為身體不方便或是老了就別外出,那這樣障礙者與年長者出門受人指點,讓他們如何接受?希望社會大眾能更「尊重」及用「同理心」的角度來思考。

障權會希望政府能重視類似事件,不論是對大眾運輸駕駛、一般民眾都得進行宣導、教育,讓民眾能更認識、了解身心障礙者,也期盼台灣各個族群間都可以互相尊重,共同創造友善的環境。(突發中心江孟謙/台北報導)

新聞連結:身障者搭公車遭辱「不要常出門」障權會:應尊重各族群

向「無障礙公車服務 SOP」提建議

關於大都會客運的無障礙公車服務 SOP ,個人就影片的示範內容提些建議。

無障礙公車服務SOP-大都會客運 / 影片提供 黃俊男委員
  1. 有人行道或月台的站牌,請公車緊鄰路緣停靠,並注意下車門不可面對阻擋物。
  2. 駕駛員取用安全帶時,耗費太多時間;建議設計存放於操作時的伸手可及處。
  3. 請容許乘客改用自備的「人身安全帶」。
  4. 禮貌告知協助繫安全帶是必要的 SOP ,這與性別無關。
  5. 很可惜,影片沒有示範上兩台輪椅的 SOP 。
  6. 影片示範發生很嚴重的錯誤,即乘客的下車地點必須於上車前就先確認。
  7. 提醒繫安全帶的告示可免照片,但字需放大可整合於無障礙標示內。
  8. 地板上需保持完全淨空以免妨礙下車。

鄭豐喜基金會 無障礙行動總監 林文華

無障礙 行不行得「通」

獨立特派員
為行動不便民眾建置的 #復康巴士,可提前預約,車資也只要一般計程車費率的1/3,看似友善身障朋友的政策,不過卻嚴重不足以服務需求。

日前監察院針對交通部補助購置無障礙計程車執行狀況,完成了調查報告:全台身心障者約有116萬人,復康巴士不到3000輛,平均400人共用一輛。

交通部提出的補助方案各縣市執行狀況也不一,甚至有六個縣市連申請都沒有,意願不高,到十月底為止,全台實際加入營運的無障礙計程車才861 輛,占全國計程車不到1%,

除了車輛明顯不足,身障者叫車時,經常發生叫不到車,或必須加價的問題,因此要求交通部檢討改善。

不過運將也有話要說:無障礙計程車輛少,投入無障礙計程車服務,比一般計程車多出較高的服務時間成本。到底該如何兼顧身障朋友及無障礙計程車駕駛的需求?

#復康巴士不足 #通用計程車 #無障礙計程車

#12月19日
#週三晚間十點
#公視網路直播
————————————————
◎公視網路直播 
http://www.pts.org.tw/ptslive/live 
◎首播
12/19(三)22:00︱公視 ㊣ 13頻道
◎重播 
12/20(四)09:00‧15:00︱公視二台
12/23(日)11:00︱公視 ㊣ 13頻道 
12/24(一)07:00‧12:00︱公視三台
————————————————